Archive for November, 2013
如何用最便宜的方法製作互動式影片(Interactive Video)
互動多媒體是一種很好的多線敘事模式,使用者依照自己的需求與喜好,來觀看自己想要的內容。
但以往要設計、製作互動多媒體總是要很多資源,除非具備設計與程式技能,一般人很難自己生產。
Life Technologies是一間產品非常多元的生技公司,為了讓消費者知道自己應該買什麼,所以他們的免疫沈澱的團隊就製作了一套以Youtube為平台的多媒體互動影片指南,指引消費者購買正確的商品。
利用Youtube製作互動影片並不少見,但是這家公司使用的介面設計方式很有趣,他們直接把互動按鈕畫在白板上。利用這種方法,任何人都可以快速製作並設計互動影片。
這是第一層選單:
第二層選單:
產品說明頁:
下次如果你想要製作簡單清楚的互動多媒體影片,只要把各層選單先設計好,找到一片白板,就可以開始開工了。
抽象與真實。兩個乳癌自我檢測的範例。
資訊視覺化的時候,經常要面臨抽象與真實之間的抉擇。越逼真的影像,必然存在越多雜訊。但過於抽象的影像,也可能難以溝通。
最近是乳癌意識月,美洲很多媒體都有相關的新聞圖表與內容。
以下這張是巴西報紙O Povo的全版圖表內容。版面的主視覺是一個抽象的的女性軀體,附上乳癌在女性乳房的好發部位圖。很具象但雜訊比較少。圖的下面1/3處則是檢測的程序,受到媒材的影響,就只能把每個動作畫出來,配上文字以及更為抽象的圖示。
但哥斯大黎加La Nación報的手法就完全不一樣。是完全用影片來呈現,但影片當中配上簡單的圖示說明,讓讀者可以跟著一起操作,十分翔實。雖然細節與雜訊很多(例如乳房大小、乳型、模特兒膚色、斑點),可以在主要的操作上,對資訊理解影響不大。
台灣大部分的讀者都不會西班牙文與葡萄牙文,剛好可以從上面的圖與下面的影片(連結)看看,視覺能夠發揮多少作用。
這裡很具體的說明可以在月曆上面註記每次檢測時間。
這段其實有圖表,很不錯。
重要的時候都有在影片標記。
繞圈圈檢查。
四等份檢查。
你覺得在乳癌自我檢測上面,影片(連結)比較好還是圖片說明比較好呢?女性的讀者,你覺得哪種方法你比較容易理解、記憶、操作呢?歡迎在下方留言讓大家知道你的看法,以及為什麼。